Skip to content

五分鐘哲學書分享(每日斯多葛)

一句精華:每日斯多葛Lives of the stotic這本書為大家分享了一種古老但仍適合在今天使用的哲學思想:斯多葛學說。

透過這本書,大家可以每天進行反思並學習一點斯多葛主義,幫助你面對世界。

你可以控制到什麼?

斯多葛主義的第一定律就是:把一切都分為可以控制以及無法控制。很多人所追求的東西都是無法控制的。當我們得不到,就會感到悲傷、不服氣以及痛苦。例如:筆者年輕時很喜歡打籃球。那時候,我的身高很矮,十分羨慕那些身型高大的人。那時,我經常也會因為身高而自卑、因為身高而不開心。現在回想,我發現一切都是無意義的,因為身高由基因控制,我的身高在很早期已經被決定了。當然,後天運動也會影響到身高,但效果有限。

現在看來,當然會覺得因為「身高」而感到苦惱十分不值得。但是,現在我仍然會為許多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而感到煩惱。例如:在盡力追求一位女生失敗後感到失落;賺不到比特幣的第一二波而後悔等。
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被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所影響。

斯多葛主義的第一步,就是分辯出什麼是我們可以控制、什麼是我們不可以控制的事情。把精神放在那些我們可以控制的地方。

所以,在透過本書學習斯多葛哲學的第一個星期,書中所提及的每天反思問題都跟「我們可控制到什麼」有關,例如:

  1. 什麼在我真正的掌握之下?
  2. 我在學什麼?為了什麼而學?
  3. 為了對重要的事情說好,我要對什麼事情說不?

每天進步

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會把人生當作是進行式,他們明白自己不是生下來就完美。因此,他們不斷地追求進步、不斷尋找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好。作者建議大家可以每天進行反思,了解自己每一天有什麼做得好、什麼做得不好,然後進行改進。

行動建議:完成一天後,花時間坐下來,花五分鐘問自己:

  1. 我今天克服了什麼壞習慣?
  2. 我真正重視的事情是什麼?
  3. 我正在學習什麼?

這些問題能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進度。在一天過後,如果大家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進步,不妨思考一下:我可以在明天改變什麼,讓我在明天獲得進步?

大家有聽過「1%定律」嗎?

1%定律告訴我們,每天只需要進步1%,1年便能獲得37倍的進步。因此,我們不應看輕少量、不可見的進步。因為每一個進步,都可以累積並在一段時間後獲得成果。

我們必須不斷檢視自己,而最有用的,如塞涅卡所言,是每天都自我反省。《每日斯多葛Lives of the stotic》

減少慾望以獲得快樂

自由並非通過填補內心的慾望獲得,而是通過消除慾望實現。愛比克泰德,《談話錄》,4.1.175

斯多葛哲學家認為:少點慾求,可以讓人的感恩之心更盛,反之亦然。他們認為,通往幸福、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就是減少慾望,關注更多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。

現代人每天都受到「廣告」以及「媒體」不斷轟炸。我們每天都被灌輸一種:「我還不夠好,所以要買這件產品」、「想要受歡迎,就要買這個品牌」的觀念。慢慢地,我們的慾望變成了一隻永遠吃不飽的怪獸。我們總是想獲得更多。獲得後,我們可以經歷到短暫的快樂。但是,那隻慾望怪獸又會重生生長,慢慢地影響我們。我們又想得到其他東西。

慾望增加,感恩之心自然會下降。因為兩者總是在互相對抗。想要一對新跑鞋,自然就是不滿足舊跑鞋;想要買新電腦,自然是對舊電腦感到不滿。

斯多葛哲學並沒有要求大家完全禁慾,我們只需要去到「剛好」便可以了。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引文。引文分享了一個小孩子的經歷。小孩子把手放在一個放滿糖果的小罐裡面。當他手上拿著很多糖果時,他的手拿不出來。最後,他只好放下一些糖,把手取出。

人生也一樣,我們不必在手上抓著太多東西。這只會令到我們痛苦。對生活的一切感到知足、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帶著感恩的心態。這就是斯多葛哲學說認為實現快樂的方法。

在本周,作者建議大家思下以下問題:

  1. 我追求的這些樂事真的值得嗎?
  2. 我該停止渴望什麼?
  3. 這次吵架真的值得嗎?

看到反思問題3,大家可能會問:為什麼吵架跟這一章有關?因為感恩之心不單適用於物質,在人際上也適用。很多人跟另一半經常會吵架,因為雙方總是在期望大家做得更好。

例如,丈夫會要求妻子煮飯;妻子又會要求丈夫做家務等。當雙方的期待落空,便很容易會出現爭吵。而這些爭吵可能是無意義的,因為雙方其實可以透過討論獲得共識。很多夫婦會因為缺乏溝通而出現無謂的爭吵。因此,減低「想更多」、「要更多」,人際關係也會因此而得到改善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